6 月 9 日,永利集团88304官网第一次学生代表大会在学术报告厅隆重召开。本次大会以 “总结过往、选举新届、谋划未来” 为主线,全面梳理学生工作成效,选举产生首届学生委员会与主席团,为学院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。大会由学工办副主任李林主持,党委副书记侯翔、副院长彭小利等领导及师生代表共 200 余人出席,共同见证这一承载使命与希望的青春盛会。
一、回首奋斗路:工作报告勾勒成长轨迹
“在思想引领的赛道上跑出青春加速度,在服务同学的征程中书写奉献答卷。” 学生会主席何希在 2024-2025 年度工作报告中,以 “思想引领、学风建设、文化育人” 为三维坐标,系统回顾了学生会工作成效:打造 “AI 青年说” 理论学习品牌 12 期,举办 “代码马拉松” 等学科竞赛 23 场,组建 “数字先锋” 志愿服务队开展社区科技帮扶 15 次。她特别强调:“学生组织的价值,在于成为连接学院发展与同学成长的‘神经网络’。” 报告中一组组数据、一项项成果,勾勒出全院学子在科技创新、社会实践中的奋进身影,更传递出 “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” 的使命担当。
二、领航新征程:党委寄语指明前进方向

“青年理想远大、信念坚定,是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。” 党委副书记侯翔在致辞中,以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寄语为引,充分肯定了学生会在 “铸魂、赋能、聚力” 方面的突出贡献。他用 “三个维度” 为青年学子锚定坐标:在 “立根筑魂” 维度,要求将个人理想融入 “数字中国” 建设大局,在 AI 算法优化、大数据应用等领域勇攀高峰;在 “立德修身” 维度,倡导以 “程序员的严谨”“数据分析师的客观” 锤炼品格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;在 “力学笃行” 维度,勉励学子以 “代码敲开未来之门”,在智能系统开发、区块链应用等实践中练就 “硬核本领”。这番兼具思想深度与情感温度的讲话,如灯塔般照亮了青年成长的奋进之路。
三、表彰树标杆:榜样力量激发奋进动能

“每一份荣誉背后,都是日拱一卒的坚持与全力以赴的热爱。” 党委组织员卫洪春宣读表彰决定时,现场响起热烈掌声。大会对青马工程优秀学员、十佳团学干部等 32 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,副院长彭小利等为获奖者颁发证书。手握聘书的 2023 级学生王磊感慨:“看到学长学姐在学科竞赛中斩获国家级奖项、在志愿服务中获评‘优秀青年’,让我明白青春的厚度在于奉献的维度。” 此次表彰不仅是对过往成绩的肯定,更通过 “看得见的榜样” 构建起 “比学赶超” 的成长生态,让 “优秀” 从个体行为转化为群体追求。
本次选举采用无记名线上投票, 在总监票人宣读选举办法后,10 名候选人依次亮相,通过 3 分钟竞职演讲展现 “为同学服务” 的初心与规划。“我将打造‘AI + 就业’帮扶平台,让技术学习与职业规划无缝衔接”“建议开发学生权益反馈小程序,实现问题‘一键直达’”…… 候选人的创新构想引发代表共鸣。经过严谨的投票计票流程,万琴、邓军航等 8 人当选首届学生委员会委员,万琴、郭雨祥荣膺主席团成员。这场兼具规范性与创新性的选举,既彰显了 “学生当家作主” 的民主理念,更选拔出一支 “懂技术、有情怀、善服务” 的学生骨干队伍。
“从 2023 年学院成立到今天首次学代会召开,我们见证了‘从 0 到 1’的创业历程。” 李林老师在总结发言中,以学院发展时间轴为脉络,强调学代会的召开标志着学生工作进入 “规范化、专业化” 新阶段。她传达全国学联改革要求,宣布将通过 “精简架构 + 志愿者招募” 模式,让更多同学在学生会平台锻炼成长。随着团歌《光荣啊,中国共青团》的激昂旋律响起,全体代表起立致敬,目光中饱含对未来的憧憬。这场历时 3 小时的大会,不仅完成了组织架构的更新迭代,更在思想碰撞中凝聚起 “以科技报国、用青春建功” 的共识。
此次学代会的胜利召开,如同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,在全院学子心中激起层层涟漪。新一届学生委员会表示,将以 “数字赋能青春” 为宗旨,打造 “AI + 思政”“AI + 实践” 等特色品牌,让学生会成为 “同学想得起、找得到、靠得住” 的温暖家园。正如侯翔副书记在结语中所说:“愿你们以代码为笔、以数据为墨,在人工智能的蓝海书写属于川文理学子的青春算法。”
编辑:鲜佳林
图片来源:新闻中心
初审:刘超
终审:侯翔